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

石秀vs武松

       石秀與武松同是一百零八條好漢之外,同時他們部份遭遇也頗為相同的。兩者的嫂嫂(潘

巧雲和潘金蓮)都背夫紅杏出牆。同樣地,他們都是被嫂子勾引的目標之一。他們皆能沉住

氣,不但抵抗到其誘惑,並且即把實情告知自己的大哥。然而,在我們的角度來看,我們覺

得石秀遠比武松幸福。因為在東窗事發後,武松哥哥武大郎被殺;但是石秀卻可以與結拜大

哥楊雄出走梁山,而不像前者般天人相隔。說到報仇方法,石秀的來得直接和簡單,把潘巧

雲騙到山上,迫其說出所有惡行後,殺之而後快;而武松的則較複雜一開始並非想私了,而

是希望透過

官府解決,最終因為不得要領而以私了方式。

5 則留言:

  1. 我覺得能夠有這樣的結局,跟石秀和武松的性格以及生活所迫是分不開的。石秀喜歡路見不平,拔刀相助,精明能幹,只是出身比較卑微,但是在他卑微的心下,卻也藏在一種慾望的追求,追求有一天能夠不愁吃穿,追求以後的生活天下太平,可是當他上了梁上之後,卻完全沒有了效忠國家的理想抱負,但求能夠過的安安穩穩,不是因為他怕權勢,只是他不想再過苦日子。

    武松也屬於行俠仗義,崇尚忠義,有愁必報,當然有恩也報。他和石秀不一樣,他雖然被人利用但是在最後也就反省過來,慢慢的強大自己,慢慢的變的成熟。

    而石秀確實爲了自己私人願望而失去了忠義之說,我覺得,也是令人深思的一件事,究竟當時怎樣的社會讓石秀活的這麼痛苦,一定要選擇這條路?

    by 樊艷杰

    回覆刪除
  2. 石秀的是結拜大哥,武松則是親大哥,血緣上的關係也許是其中一個武松會考慮更多的原因。
    在殺親嫂嫂時,武松也要顧慮更多,一方面他是較思考精細,重視禮教的性格所使然,另一方面我認為始終是親嫂嫂,他愛他大哥,他對嫂嫂也有感情,所以在殺她之前,才會這麼多慮,再者,因為哥哥已不在人世,不能親眼看到這過程,所以才會這麼複雜。
    而石秀可以和結拜大哥一起懲治嫂嫂,所以整件事也用太複雜,因為當時人也在,是三口六面講清楚的。
    但是他們也是從為兄報仇的私慾出發,並不是從大社會道德出發的。 李慧敏

    回覆刪除
  3. 雖然石秀與武松的嫂子都因為紅杏出牆而被他們殺之,但是我認為他們的出發點是不同的。
    石秀殺嫂,是由於潘巧雲紅杏出牆,石秀是出於義氣,為了替義兄取回公道而殺嫂,但多了一層原因是潘巧雲曾經陷害石秀,稱石秀勾引她,因此我認為石秀除了為了公義而殺嫂外,當中多了一層個人的私慾。
    而武松殺嫂則是如課堂所說,為了替兄長取回一個公道。
    故我認為,雖然兩人做出來的行為是相同的,但是他們的出發點是不同的,所以武松殺嫂的行為可以稱得上道德,但是石秀的行為確有商榷之處。
    -Wong Toi Toi

    回覆刪除
  4. 的確,石秀比武松幸運。然而,作者安排二人不同的命運,相信是要表達,人的命運可能相似,但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,不同人就有不同的反應。這些反應就正正反映了人物的不同性格。從石秀,可見他是有智有謀,又直接把問題解決。武松面對同樣的事,卻表現出他行事的精細,對兄長的情義,對不義的憤怒,對禮數的遵守......可是,他不單止是一個把吊晴白額虎打死的莽夫。 by 布輝樺

    回覆刪除
  5. 可能由於潘金蓮是武松的親嫂子,而且哥哥被害死了,所以武松一開始想公了以還哥哥一個公道。而潘巧雲不是石秀的親嫂子,而且可跟結拜哥哥一起出走梁山,所以他希望迫潘巧雲說所有惡行後,殺之而後快;此行為的顧慮較武松少。by 彭境榮

    回覆刪除